目前分類:孝行文章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隻破碗的啟示-百善孝為先

原來破碗也可傳家,使命可大的喲!這是一則發生在近二十年前的真人事。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相關親子讀經班畢班and崇義經典體驗營(百孝經二部曲)指定曲-

孝道On Line    :崇煜   2012.07     調寄:青花瓷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寶貝】

※青青的草地 藍藍天 多美麗的世界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傳統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孝文化萌芽於堯舜的宗法、農經時代,距今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史記·五帝本記》載,「舜20歲以孝聞名」,中國二十四孝「感天動地篇」記述,舜的父親是個老實人,後母頑固,同父異母弟弟象,為人桀ㄐ一ㄝˊㄠˊ不馴ㄒㄩㄣˊ(意即是:性情倔強不聽話),他們都想殺掉舜,舜卻恭順地行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堯帝舉孝廉,得知舜仁孝,以女嫁之,舜接堯帝位後,以德、孝治國,社會歌舞昇平,萬民豐衣足食。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伯克段于鄢(ㄧㄢ)》出自於《左傳》,作為《古文觀止》的篇首,它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鄭國的故事。(注:鄭國位於今河南地界)

當初,鄭武公迎娶申國的女子姜氏為妻,名為武姜,生下了莊公和共叔段。姜氏在夢中生下莊公(亦說難產),受到了驚嚇,給他起名為「寤(ㄨˋ)生」。所以姜氏很厭惡他,寵愛共叔段,想要立共叔段為太子,並多次向武公提出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明家是經營餐廳生意,有時放學後他會到餐廳幫忙,招呼客人入座點菜收拾碗筷、算帳結帳。他漸漸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位生意人。

有一次,他忽然突發奇想,也開了一張帳單寄給媽媽,索取他在餐廳幫忙作事的酬勞。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個特別貧困的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娘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拔著兒子。

那時村裡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琅琅、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四川大地震-母親已死,3個月孩子壓身下,看完後大家都落淚了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衝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裏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裏,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裏,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螢幕,發現螢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仲由,字子路,是周朝春秋時候魯國人,是孔老夫子得意的門生,以政事聞名。他從小生長在很貧窮的家庭裡,所吃的都是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無力供養父母豐富的三餐,所以總是常常在想:我如何能為父母準備好一點的飯菜?

家裡沒有米,為了讓父母吃到飯,他必須要走到很遠很遠的百里之外纔能買到米,再背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今天如果要叫我們走半個小時去買東西,假如是嚴冬寒風刺骨,我們可能會打退堂鼓,不想出門,如果是炎炎夏日,汗流浹背,要走路五分鍾、十分鍾,可能我們就不願意走這段路。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來自日本一流學府畢業的大學生,參加一間大公司新進人員的召募應徵。在經歷幾回合的激烈競試之後,終於到了最後一關-社長的親自面試。他忐忑不安,惶惶然地走進社長辦公室,在社長面前的椅子上坐下。社長看過他的自傳履歷後,凝視他的臉,出乎他意料地問道:「你替父母洗過澡、擦過身嗎?」「從來沒有過。」青年很老實地回答。「那麼,你替父母捶過背嗎?」他想了想後說:「有過,那是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那次母親還給了我十塊錢。」在諸如此類的交談中,社長似乎已能看出年輕人未來的發展性並不高,只是安慰他別灰心,會有希望的。

面談結束前,社長突然對他說:「明天這個時候,請你再來一次。不過,有一個條件,剛才你說從來沒有替父母擦過身,明天來這裡之前,希望你能為父母做一次,做得到嗎?」他一一答應。這個年輕人在出生不久之後,父親便過世了,全靠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他撫育成人。年青人以極其優異的成績考上東京的一流學府,他的母親就靠著幫傭掙錢,供他在大學的一切學費開銷。那天,他回到家,母親去幫傭還沒回到家。「等母親回來,要怎麼替她洗呢?」他暗自忖度著:「母親出門在外,腳一定很髒吧?待會兒她回來,便為她洗腳吧!」母親回來後,見兒子預備好水盆,要為她洗腳,覺得很奇怪便說:「腳,我還洗得動,我自己來吧!」年輕人便將自己為何想為母親洗腳的原委說一遍,母親理解後,便依著兒子,坐在已準備好的椅子上,把腳放進兒子端來的水盆兒裡。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