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菩薩館簡介

菩薩館緣起

崇德光慧全球讀經教育推廣中心-崇德文教基金會
陳鴻珍前董事長(1922-2008)曾說:「只要大家能夠平安,只要眾生得救上法船,累死了也甘願,自己怎樣都沒關係,這就是菩薩的心,這就是菩薩的願;我們要有菩薩的心,我們要有菩薩的願,我們要有菩薩的行,將來究竟是菩薩。」

前董事長年輕時,蒙當代明師慈悲開示:「學習觀音菩薩之願行,汝必能成功。」一生效法觀世音菩薩,捨棄天津老家榮華富貴之福,於民國三十六年由大陸天津來到台灣開荒闡道。六十年來,她老尊師重道,恒誠堅毅,嘔心瀝血,春育海涵,行大智、大仁、大勇於人間。

前董事長秉著慈悲喜捨、恆誠堅毅之精神,時常默默開辦社會公益,舉凡社會慈善救助、淨化心靈教化與讀經教育推廣等不餘遺力,廣受政府及社會大眾好評,例如全國成立五大文教基金會(台北崇德、台中崇仁、台南崇禮、高雄崇義、南投光慧)、社會急難救助、全省淨化人心講座、孝道推廣活動、承辦信義育幼院與南投光明仁愛之家、少年觀護所感化教育、全球讀經教育推廣等,並榮獲政府頒發華夏一等獎章等表揚。適逢於二○○一年全省讀經大狀元會考,嘉義善士黃金土先生在場觀禮,深受感動,同聲讚嘆,欣然慨允,捐贈所珍藏之百幅觀音瓷板與本館,前董事長深感百幅瓷板蒞館之隆福,乃覓地籌闢崇德菩薩館,各方善知士遂發起護持菩薩館之行動,有奉獻珍藏者、有出錢出力者,熱烈響應此盛舉,同時於港、台各地遍請各類菩薩造像,以增本館之規模,供後世朝聖者瞻仰禮敬,以學習觀音心、菩薩行廣化有緣佛子。

前董事長慈悲勉勵大家:「在禮敬菩薩中,外觀佛,內觀心,開啟吾人本自具足的慈悲側隱之心,效法菩薩慈悲喜捨的行誼,以有限的生命,創造永恒不朽的慧命。」並慈示「崇德菩薩館」落成之日,應有聖樂讚頌菩薩的慈悲願行,因此「人間菩薩」音樂專輯於焉誕生了。

自古菩薩成就在人間,人間菩薩的願行,化作句句的般若(智慧),成為片片的至愛,趨除眾生的無明與黑暗,以至誠照亮眾生希望的前程;心香一炷,愿力三千。置身「崇德菩薩館」,禮敬菩薩,效法菩薩,讓心靈與菩薩合一,當「人間菩薩」的梵音響起,一洗紅塵的污泥,尋回生命的原點,歌詠菩薩入世的永恆!

崇德菩薩館展示重點

1.三十六尊銅鍍金觀音菩薩造像

2.數十片85*150公分粉彩觀音瓷板

3.近百尊古代石雕造像

4.宋元明清木雕造像

5.影青、龍泉、粉彩、青花、陶瓷造像

6.明清銅鎏金造像

7.明清玉、壽山石、牙、漆器、泥塑、紫砂造像

菩薩造像概述

在中國雕塑藝術文化中,由於雕塑者本著追求菩薩的胸襟氣魄與悲智雙運的精神,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創造出不同時期獨特的風格,備受世人矚目。

菩薩造像以石刻造像為大宗,也以石刻造像為主。凡是到雲岡、龍門等石窟看過石刻造像者,面對那劈掉半壁山崖而雕成的千萬尊石佛,無不為之心神震駭,驚嘆這鬼斧神工的不朽創作。從石刻中我們看到中華民族創造人間奇蹟的氣魄、膽識、智慧與能力,而菩薩造像慈悲自在的莊嚴妙相,永遠是鼓舞和振奮人們最可貴的精神財富,更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心靈的寄託與依靠。

菩薩造像特別著重於意想的形象刻劃,講究蘊藉、含蓄、風雅、雋永和像外傳神,融合了造型、創作、色彩、繪畫的最高藝術,是中華民族集體的智慧結晶,是老祖先的精神傳承,我們不但要珍愛這雕塑藝術文化之瑰寶,更要讓佛菩薩造像及其精神永續傳承,作為眾生心靈永遠的明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