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傻瓜》觀後省思  桃園 慈文國小-陳玉瑄

孩子喜歡學習嗎?透過學校的教學,孩子知道自己正在學習的是什麼呢?

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方向,無非都是要訓練孩子擁有『帶得走的能力』;然而,這時教師以何種教學策略來引導,就是成敗的關鍵。

電影《三個傻瓜》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印度.馬德里頂尖的工程學院,院長每年都會告誡大一新鮮人要就要爭取「第一」,因為沒有人會記得誰是「第二」;另外,學校每學期期末拍照時,也都按照成績來安排座位。這些現象除了顯示出高度競爭力的教育制度及壓力龐大的教育環境外,更製造出一群無法從學習獲得「快樂」,卻是只會死背公式的「書呆子」。 

「三個傻瓜」其實並不傻

大傻: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找上門來。

主角Rancho總是以一顆好奇、探索的心去接觸所有的人事物,感受學習新事物的快樂,進而追求卓越。他不僅自己秉持這樣的學習態度,進而試圖影響週遭的師長及同學。他讓同學體會到:「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將書本上複雜的定義融會貫通,然後再以自己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後,由於他能夠學以致用,拯救了面臨難產的母子,也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甚至讓凡事吹毛求疵、觀念僵化的院長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專長,都有適合自己發揮的舞台。」身為教師的我們,若能讓孩子在我們的引導下熱愛學習,且讓汲取新知的渴望源源不絕,我想,這應當就是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二傻:我一直在思考,思考我活著的態度。斷了兩條腿,才讓我真正站起來。

生活充滿壓力和恐懼,經常求助神明的另一個主角Raju,先前總是畏畏縮縮,太過於焦慮,以致於成績總是墊底,甚至還一度跳樓自殺;還好在朋友的鼓舞下,重獲新生。他在畢業前夕到大公司面試,不卑不亢的氣魄深深觸動每個人的心。沒錯,恐懼會使我們畫地自限,不敢去創造更精采的生命;恐懼,也會使我們退卻,最後只好選擇逃避,終究一事無成。Raju能坦承自己的弱點,方能征服敵人。然而,人生的道路本來就是崎嶇且險阻,當我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能否從挫折中勇敢爬起來,重新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便是成功的關鍵。

三傻:我或許沒辦法在短時間買房、買車,但我卻能獲得快樂。

在父親的期望下就讀工程學院的Farhan,其實從小就喜歡攝影,甚至夢想要成為一位傑出的「野生動物攝影師」。怎奈,他從來就不敢違背父親的期許及安排,直到認識Rancho後,他才逐漸明白:不用去枷鎖靈魂的去處,認真快樂的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重要,更應該勇敢地去面對內心的「自己」。最後,他決心以「愛」感動了父親,而非以「死」相逼,完成他自己的心願。因此,為人父母及師長應該先去除心中的「迷思」,並鼓勵孩子:千萬不要去侷限自己的道路,認真快樂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為重要。

省思及分享:

《三個傻瓜》是一部「寓教於樂」的經典影片,片中呈現出三個大學死黨間相互扶持的感人情誼,同時更探討教育體系對於「自由思想」及「多元才華」的壓抑箝制。印度是個階級制度分明及貧富差異極大的社會,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教育過程中為求出頭不擇手段的激烈競爭更形惡化;也更突顯出主角Rancho為了興趣及實用而讀書的想法是多麼特立獨行。

電影中自視甚高的院長,被學生稱為「病毒」,他口口聲聲告誡學生:「人生就像是一場賽跑,若沒跑在前頭,就等著被蹂躪。」然而,他唯一的兒子及學生也死在他獨裁式的期望下。Rancho在學長的葬禮中告訴院長:「這不是自殺事件,其實應該是謀殺!」看到這裡,我不禁留下眼淚,沉思後自我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曾經因為太過於堅持,導致扼殺了孩子多元的思考或發展。」適當的壓力或許能激發孩子更多的潛能,但是,過大的壓力勢必會讓孩子排斥退縮,甚至選擇逃避。

仔細觀察當今的教育現況,或許我們的競爭。不及印度激烈,但我們的孩子在求學的過程中感到快樂嗎?能否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學習的管道是否暢通?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關注的課題,也是我們必須繼續努力的方向。

在這個鳳凰花開的畢業季節,校園裡在歡送畢業生的同時,是否能盡心盡力建立孩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擇己所愛,愛己所擇;另外,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前,我們應該引導他們走向光明的道路,若不慎誤入歧途,儘管恍然大悟,恐怕也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然而,教育一定得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因此,尊重孩子的個人特質及志向,用愛來引導孩子,相信這樣的方式一定能教育出不同領域中出類拔萃的傑出人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