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蔡絕糧的孔門師生,隨時有喪命的可能。由於學生的心理已開始浮動起來,有心理輔導的必要,所以孔子便做了一個輔導示範。

孔子把子路叫來,問他說:「【詩經】裡說:『我們既不是野牛也不是猛虎,為什麼要流落在無人煙的野地裡?』依你看,是不是我的想法作為有什麼問題,要不然為什麼會碰到這樣的事呢?」子路生起氣來便說:「我聽說有才德的君子是不會困窮的,是不是老師不夠睿智,所以人家不相信我們?而且老師不是曾教導我們,做好事的人一定會得到上天的福佑;做壞事的人一定會被上天降災懲罰,而老師心懷仁義,力行不懈,為什麼還會落到這種地步呢?」

孔子說:「這你就不懂了,讓我來告訴你。你以為仁者一定會被信任嗎?要是那樣,伯夷叔齊就不會餓死在首陽山了;你以為智者一定會被重用嗎?果真如此,那比干就不會被剖心了;你以為盡心盡力做事的人就一定會有好結果嗎?要是其能這樣,那關龍逢也就不會被夏桀誅死了;你以為忠心勸諫的人一定會被接納嗎?那伍子胥也就不會賜死了。

「碰不碰得到明王,這是命運,非人力所能改變:但成為賢人或小人,卻是完全操在自己手中。我告訢你,歷史上博學有才能而沒有生對時代的人多得很,也不是只有我孔丘一個人而已。」

孔子接著說:「但這又怎麼樣呢?生長在深山的蘭花,不會因為沒有人聞到就失去香味;一個人若是真心修養品德,也絕不會因為境遇的困窘而改變。

「所以,晉文公重耳立志成為天下的霸主,是在他在最潦倒、最危險的曹、衛之時;越王句踐的成就是在會稽(ㄎㄨㄞˋ ㄐㄧ)兵敗後,身為吳王夫差的奴隸之時開始的。所以說,沒遭遇憂患的人,常常生不出什麼高遠的心志;舒舒服服過日子的人,也往往缺乏開闊的胸懷。這麼說來,短暫的憂患究竟是福是禍,誰能說得準呢?」

孔子又把子貢叫來,問他同一個問題,子貢說:「是不是老師您講的道理大大了,所以整個天下都容不下?老師是不是應該稍稍委屈自己,迎合一下世人呢?」

孔子說:「一個善於耕田的好農夫,不見得能收割得好:一個好的工匠能創造出精巧的物品,卻不見得能迎合人意去製作。君子也是一樣,他只能專心的修道學,而不應該去計較人家能不能接納。子貢啊!你不考慮認真修實煉,反而要去迎合眾人,志氣真是不夠啊!」

然後又把顏回叫來,也問同樣的問題,顏回說:「老師的道理太大了,天下雖大卻還是容不下,雖然如此,老師依然不改其志,若說道世上沒人能重用老師,可恥的是那些有土有民的國君,對您來說有什麼影響呢?而且,正是因為世俗的人無法接納,才更證明您是個不世俗的君子。」

孔子欣然的嘆口氣說:「說得其好!如果你將來發了財,我其願意替你當值管帳的。」

修德的人,好像一頭牛,背負世間沉重的東西,走在泥沼當中,雖然身體己經很疲倦了,但仍然不敢左顧右盼或放鬆休息,一定要繼續努力,等到走出了淤泥為止。觀察人間一切自私自利的環境,比之淤泥通要難過,唯有堅持走出來,才可能脫離苦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興義.慈霖&育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